正在阅读:赵氏孤儿文化在忻州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人文地理 / 正文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赵氏孤儿文化在忻州

转载 2022/11/01 09:48:09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忻州网 作者:管理员 3650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在忻府区留下了众多“赵氏孤儿”文化遗

华夏文明看山西,程婴故里在忻州。笔者从2006年起开始涉猎忻州赵氏孤儿文化的研究,几年来,我们辛勤耕耘,从遍布忻府大地二十余处遗址现场考证,到史料的海洋中寻觅追踪;从初始的一知半解,到基本摸清了救孤事件的历史背景和救孤路线的来龙去脉;从满腔热情单一挖掘保护南关程婴文化遗存,到提升至打开忻府赵氏孤儿文化宝藏,越发感到赵氏孤儿文化在忻州地域积淀深厚,内涵丰富,是先贤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文化遗产,在这里笔者撰文重新梳理一下,以引起更多的人们对赵氏孤儿文化的关注。救孤遗址集中完整

忻府区以古城为中心辐射境内救孤遗址灿若珍珠,星罗棋布,有二十多处。大致分为三类:一类遗址以程婴、公孙杵臼、韩厥三位义士为内容。在赵氏孤儿案件中,赵家被奸臣屠岸贾诛杀三百余口,程婴与公孙杵臼既是老乡,又同为赵家门客,为保护庄姬腹中孤儿,共谋易孤、救孤大计,在救孤难易选择中,公孙杵臼选“易”与假孤先死,程婴亲手献出亲子顶替赵孤被杀,强忍悲痛,带着孤儿赵武从晋国都城经临汾、吕梁、晋中、太原回到老家九原(即忻府区),又辗转至原平、定襄、五台交界同川沟谷,从定襄藏孤台村翻越阴山进入盂县藏山。十五年忍辱负重、身背骂名,抚育孤儿赵武长大成人,在老乡韩厥将军的帮助下,为赵孤鸣冤昭雪,赵武手刃仇人屠岸贾,代替其司寇职务,程婴在立功封赏的时刻,毅然选择践约自刎而亡,实现与公孙杵臼当年约定:即救孤大业完成后共赴九泉。因此,故乡为三义士墓葬之地竖碑建祠,南关有程婴墓、程婴祠、药王庙、南关大街立有“韩献子遗风”坊,北关有“程婴故里”坊,城北逯家庄有公孙杵臼墓、忠烈祠,城南四十里有白马山、白马寺,城北四十里有程侯山、程侯祠,并为申明大义献出亲子的程婴妻子王阿后建娘娘庙两处,南关、程侯山各一处。

二类遗址系纪念赵武的祖父赵盾和救赵盾的三位义士。当年晋灵公时期,赵盾身为相国辅佐灵公,因灵公荒淫无度,又有奸臣屠岸贾阿谀奉承,建起桃园供灵公玩耍取乐,灵公为图高兴,对桃园外围观百姓弹弓取乐,一次因膳夫未把熊掌煮熟,将其肢解致死,赵盾强行劝阻遭到忌恨,受到灵公和屠岸贾追杀迫害,先是纵獒犬扑杀、再派刺客行刺,后又宴请围杀,均被大力士鉏猊、桑下饿人灵辄、车夫提弥明分别舍身相救。因此,忻人在文庙建忠义祠,北关、程侯山建七贤庙祭祀赵盾、灵辄、鉏猊、提弥明和程婴、公孙杵臼、韩厥,并为赵氏孤儿赵武的母亲庄姬公主在程侯山建“圣母庙”一处,表彰其生育孤儿之功。三类遗址,直接祀赵孤之处,城北有藏孤桥,城南二十里韩厥墓东五峰山下,有大王庙、藏儿洞、劳师台、窝王寨,为纪念赵氏孤儿大功告成而建。忻州城西九原冈上还有赵氏祖先的墓葬九处,忻州人俗称“假粮堆”。

以上遗址在忻的存在,全面诠释了忻州是赵族的庄园和墓地,是救孤三义士的故乡,正如清代学者寇登峰《程婴故里考》称:所谓“天下贤士大夫,生为天下士,死为故乡鬼,河阳归葬,昌黎生感,自齐葬鲁,孟子有然,程婴故里在忻于斯为据。”文献史料佐证有据

汉代司马迁《史记》记载:忻州春秋时称为九原,赵武的曾祖父赵衰、祖父赵盾为晋国的兴盛崛起居功至伟,被晋侯重用为相国而世代承袭,封北方九原之地为赵家的食邑和墓葬之地,在随后历代文献史料《世家》、《檀弓》、《国语》《九域志》、《五朝志》中分别叙述九原为赵地或赵族田邑。文中九原冈、云中山、程侯山相互关联,相互印证。金何师常《公孙厚士祠记》载:今之九原,即古赵氏田邑。按《山海经》云:“忻水东历程侯北山下旧有采金穴,故谓之金山。”《隋书》“秀容县有程侯山”。《九域志》亦载:“此山乃赵地”。《礼记·檀弓》谓“赵文子(赵武)与叔誉观乎九原”即此。又云:晋献文子成室诸大夫发礼往贺。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文子者,武也。《疏》曰:“九京即九原,文子世家归葬地也,故以京为原”。《隋精道寺碑》云:“地连三晋,城带九原,卢君窃号之邦,赵氏言归之地。”迄今九原,以公孙为里而有三社,其中社犹有古冢,以祠荒而迁于附路,与州南程婴祠,乃九原古双祠也。

明《永乐大典》记载:忻州西部有云中山、北部有程侯山,标明程厚士葬在城西云中山下九原冈,公孙杵臼墓在城西北九原冈,韩厥墓在城东南系舟山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五十九回详述易孤救孤立孤故事,程婴自刎而亡后,晋侯命将程婴与公孙杵臼同葬于九原云中山下,谓之“二义冢”,赵武服齐衰三年,以报程婴恩德。明万历《忻州志》、清光绪《直隶忻州志》、乾隆丁巳科进士崔业《续修七贤庙记》亦有记载。清代学者寇登峰《程婴故里考》、现代晋国史学家原侯马市政协主席景元祥先生《晋与三晋故事》均对程婴墓葬故里在忻州作了进一步说明或阐述。

从以上史料可得出:春秋时现在的忻州之地称为九原,战国时韩赵魏三家分晋,赵氏君王为救祖义士程婴封侯,宋代时,神宗、徽宗又为其加封,宋神宗封程婴为“诚信侯”,公孙杵臼为“忠智侯”,韩厥为“义成侯”,高宗赵构封祖上赵文子(赵武)为“藏山大王”,十六年加封程婴为“忠节诚信侯”,公孙杵臼为“通勇忠智侯”,韩厥为“忠定义成侯”。三十三年下诏改封程婴为“疆济公”,公孙杵臼为“英略公”,韩厥为“启佑公”,并升为中祀。九原故乡的救孤义士和赵氏祖先的墓祠碑坊因战乱损毁而屡次修复或重建,保留至今,实不容易。

忠义诚信千年传承

“赵氏孤儿”这一故事深刻反映一个主题:正义必将战胜邪恶,忠义诚信高于一切。在忠义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越来越突出了人民不畏强暴,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正是这些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精神,鼓舞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这一精神的突出反映是以元代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为标志的,当时蒙古入主中原,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过去被尊崇的儒家知识分子也被打入最低等级。于是这个时代对赵氏孤儿故事的传承中忻州人民融入强烈的反抗精神和复仇情绪,在当时社会阶级矛盾异常剧烈的情况下,有着更为普遍的正义性、人民性和教育性。而最主要的教育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忠臣予以褒扬鼓励,坚持伦理道德终会修成正果,成就千古美名。其二是对奸臣予以鞭鞑批判,警告那些多行不义必自毙的人,震慑那些奸佞小人的行为。其三是对人民进行忠义美德教育,鼓励人民勇敢与邪恶作斗争,无论邪恶有多么强大,终究会被正义所战胜。

1937 年,日本鬼子入侵中国,实施“杀光、抢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大肆掠夺资源,疯狂毁灭文化,使忻州赵氏孤儿文化遗址惨造破坏,激起了程婴故里人民对入侵者的仇恨。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忠义文化得到了质的升华。在当代忻州,程婴忠义之举被理解为忠于党和国家,忠于人民,要讲诚信,为人谋而尽已之力。传承忠义救孤文化成为忻州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忻府区长征街办事处逯家庄和秀容办事处南关村的有识之士,采取了积极的抢救保护措施。逯家庄村分别于1983年、1995年、2004年对公孙杵臼忠烈祠进行修缮,重建戏台和广场,共计投资150万元。南关村从2006年起,在程婴墓、祠原址上进行恢复重建,修起了程婴大殿,竖起了晋义士墓碑,盖起了古式戏台,筑起了三孔古式山门,建起了“望亲楼”凉亭。两村每年农历五月、九月分别举行祭祀大典和庙会活动,双义士纪念活动遥相呼应,盛况空前,尤其是南关村于2009 年11 月28 日,经国家邮政总局批准,成功举办了《马连良舞台艺术》程婴邮票故里首发式,在全国集邮界和文化界反响强烈。2013年忻府区人大、政协将抢救保护赵氏孤儿文化列入议题,一场大规模抢救保护忻州救孤文化遗产的战役拉开了大幕。相信不久的将来,赵氏孤儿文化一定会在忻府大地发扬光大,深入人心,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与时俱进发展升华

程婴救孤展示出“舍子救孤”、“舍生取义”、“舍弃富贵”、“一诺千金”的诚信美德,是春秋大义的象征和华夏诚信文明的始祖。从元代戏曲家纪君祥把《赵氏孤儿》搬上舞台,成功地塑造了程婴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以及近期中央电视台四十一集电视连续剧又为程婴救孤赋予了时代精神内涵。这一故事曾被英、德、法、意、俄等欧洲诸国翻译改编,不仅感动了无数的中国人,也感动了无数的外国人,可见《赵氏孤儿》具有的历史影响力和世界影响力有多么强大。

程婴救孤忠义诚信精神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而且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从历史内涵分析,超越了当时三国忠义楷模关公的年代有1000 多年,关公秉烛夜读《春秋》也曾被程婴救孤之大义所感动,是春秋大义为关公操守忠义美德注入了精髓,关公忠义之举可以说是程婴救孤忠义精神的延续。从当代价值来看,发扬忠义诚信文化,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全,有利于维持社会的良好秩序,使人民加快实现小康步伐,实现安居乐业,还有利于增强人民的公共责任感,树立崇高的理想,共同为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弘扬程婴忠义诚信文化需要与时俱进,发展升华。在当前党中央提出中华复兴,实现“中国梦”,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诚信社会,实现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人际诚信,用诚信精神提高全体国民的爱国思想,道德素养,提升民族凝聚力,促进国家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诚信是人的立足之本,只有全社会形成了诚信的风气,才能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所以更好地弘扬新时代的忠义诚信文化,对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忻州作为中华诚信始祖程婴的故里,更应在三义救孤发祥地弘扬诚信精神,打造诚信品牌,让诚信文明之花开遍忻州大地。(作者系忻府区程婴文化研究会会长)

已有0人点赞

自定义html广告位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